2001年10月12日 星期五

寫給家長

親愛的家長您好:
    開學許久,我們經過了家長座談會、段考及一連串緊湊而且忙碌的生活,現在,是我們需要和孩子們一起來沈澱情緒,及整理思維的時候了。我們必須和孩子們共同來思考,怎麼更有意義地延續往後的生活,也必須共同來理出一個穩定而理想的目標。

    隨著暑假結束,我們很高興看到孩子們健康而開朗地回到學校,多數的家長替自己的孩子規劃了適切而充實的活動;但不可諱言的,有許多的孩子卻因為沒有適當的安排而顯得零亂浮躁,不安的情緒在班級上漫延開來,這是令人感到惋惜而且遺憾的。在孩子脫變迅速的過程裡,是很難再有一次這樣的機會讓他們重新整理再次出發的,也因此,您的用心也將是他成長與否的關鍵。
    孩子的年齡正進入青春期的關鍵時段,心理的狀態也隨著生理的快速成長產生極大的不穩定性,此時只要稍一不慎,孩子便極可能在速度中失去控制,而發生令人懊悔不堪的結果,也因此,誠心地提醒您,生和養、管和教、關心和愛都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天職,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不該是一個缺席的旁觀者,應該是為他們點燈陪伴的人。如果這時候我們提供更多的機會給孩子們,用更大的耐性來看待他們的變化,用引導來代替限制,用瞭解來取代壓迫,相信在接納和關懷中,他們會更成熟而穩定地來看待自己,這也是他們跨越危機再次成長持久而有效的動力。
   在多次和家長的晤談中,我深刻地感受到家長對於孩子們的殷殷期盼,而對於管教和溝通上的許多無奈,我深深地體會。只是,我常常在想,孩子們而今的變化、頑強、不可預測,或許正是我們長期在許許多多機會中錯失的結果,我深信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教,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可救藥;我也深信在生命的過程中,只有您才是孩子心中不可取代的力量。 只不過,我們似乎無可避免必須改變慣常的想法及封閉凝固的思考,換一種方式和孩子相處,共同來學習如何認識自己、接納自己的情緒及能力。
    在社會長期的演進過程中,生活的腳步日益加速,雙薪家庭的忙碌,單親家庭的辛苦和掙扎,都是令人理解和感佩的;在物質急速的擴張步調下,相對的不安和壓力變成每個人揮之不去的夢靨,你、我以及孩子們正處於相對競爭及排擠的大環境中,也因此,我們更必須看清楚生活的本質究竟是什麼?當我們忙碌得無法思考所為何來的時候,我們是否在措手不及中失去了孩子呢?一句「這一切都是為了你!」「我都是為你好!」「你應該懂得自己作好自己的本分!」……能夠改變些什麼嗎?當我們苦口婆心殷殷勸導時,孩子究竟領略了多少?這是我們消極對待的藉口呢?還是孩子和我們唯一交集的方式呢?生活、讀書、行為的能力及價值的標準,大半是透過認同產生主動的學習和成效,簡而言之,孩子的生活及思想,經常是父母及師長們行為及價值的延伸,也因此,我們不得不謹慎從孩子的問題上,回頭思考自己本身的問題,或許我們會訝異於自己和孩子們的共通性,也或許我們會發覺解決問題的某些途徑。只是在我們為了生活的需求而忙碌後,我們究竟肯不肯再用一些時間,和孩子們整理及分享心靈上的發展與變化呢?
    一年多來,深入瞭解每一個孩子的生活,我極希望自己能從孩子破碎而零亂的經驗中,重建他們的思考和信心,但無可諱言的,成效是極其緩慢而且有限的,面對著這麼多有著不同問題的孩子,我的能力是不足以應對的,也因此,只有您主動而積極的參與與配合,才能使我懷著信心和力量,繼續去幫助您的孩子,陪伴他朝向一個理想的目標前進;如果沒有您們的配合及支持,也將深深地打擊一個老師的信心和努力。在此我也向許多熱切關心及提供幫助的家長們致敬,有你們積極而正面的努力,減輕了我不少的壓力和負擔,也希望能持續不斷有您的參與和用心。
以下是提供給家長們的幾點意見,希望值得您的參考:
  1. 在孩子身心發展過程中,信心和肯定是最重要的,提供他可以成功的機會,可以漸進地建立他的信心,培養自尊。
  2. 請重視孩子的功課內容,多檢視孩子的考卷、作業,取代只片面地要求結果和分數。
  3. 請注意孩子的交友情況,確實掌握他的行蹤,並鼓勵孩子從事正當的活動,和他的朋友家長取得聯繫。
  4. 請避免家中有讓孩子接觸色情刊物、電視節目或漫畫的機會,鼓勵小孩多閱讀書報,提供足夠的文化刺激。
  5. 請多利用聯絡簿、電話或來校方式固定和老師取得聯絡和溝通,交換和孩子相處的經驗,不必等到有問題才急解決。
  6. 提供孩子穩定的家庭生活和情感的依賴,注意他情緒上的變化,及發出的訊息,家庭中的變化都會立即而嚴重地影響到孩子的情緒。
  7. 請將孩子對學校生活的反應告訴我,以便能即時給予幫助或解決問題。若我在和孩子的相處上有任何疏失,也請提醒我作必要的調整。
  8. 只有在孩子得到充分的愛和關懷、感情得到隸屬和依賴,他才會因尊重而自信,進而自動自發追求自己的成就。
  9. 多提醒孩子去思考自己的未來,準備將來如何組織家庭、如何計劃生活。提供更多生活學習的機會。
最後敬祝
均安!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