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9年10月12日 星期二
寫給家長
各位親愛的家長您好:
在一年一度的家長座談會後,首先要感謝許多家長的熱心參與,更感謝幾位出任班級聯絡人的家長們,相信在往後三年中,家長們必將凝聚出另一股幫助孩子們力量來。
本次的座談承蒙許多家長提點不同的意見和看法,也給予我在和孩子相處上許多幫助,而往後的歲月裡,也期望家長們能持續地提出建議和鞭策,讓我在帶領孩子的過程中能夠更臻成熟。在這段和孩子們的相處中,我發現多半的孩子是善良而可愛的,這一方面來自良好的遺傳,另一方面也是向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功能,即使有少數孩子有些許的問題,多半也是階段性的困擾,相信只要彼此的用心,這都是可以迎刃而解而不必心急的。
我常想,帶孩子猶如放風箏一般,我們引一條線繫在手裡,是鬆是緊都需要許多的智慧,起步時我們牽著繩子一陣奔跑,待風箏升到一定的高度後,另一端迎風而起的力道,回過頭來卻變成是要斷線而去的爭扎,這時如何在收放間拿捏恰當的分寸呢?飛得高、飛得遠,才能看得寬且廣,只是我們又不禁要擔心:一個不慎斷線而去又怎麼辦呢?又或者就玩在自己手裡,由自己帶著他跑,待力竭時就看著他落在眼前?有沒有巧妙的功夫,或者一勞永逸的方法呢?每一位家長都急於期望孩子們成龍成鳳,而其實呢?每一個孩子有不同的個性,每一個孩子有不同的發展,在期望之餘,我們會不會因為氣急敗壞的態度而忽略了他呢?他的感覺是什麼?他的想法又是什麼?他的能力又是什麼呢?究竟我們在意的是一個開朗而健康的生命呢?還是一件出類拔萃的產品呢?我總以為:生命中的遺憾總來自於「錯過」的多;只是,有時我們卻誤以為來自於「缺少」的多。也因此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去追取攫奪,教孩子去熱衷競爭和比較,最後,卻似乎要錯失許多生命中的真執和品味。我們在追逐中忽略了身旁的景致,在慾望中沈溺了本意的良善,經常我們為了成就別人而努力,而結果,卻往往陷入不可自拔的強迫而不自知。也無怪乎孩子經常難以體諒我們的用心,也無怪乎我們也難以瞭解孩子們的心。
也許我們都期望孩子們得遇名師,也許我們都期望孩子在學校教育的歷程中脫胎換骨;但是在期望老師和學校的同時,是否也該想想:在孩子學習和發展過程中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常常我們會有:「老師,他不聽我的話,請你要他……」「老師,他不用功,請你……」「老師,請你要嚴加管教……」「老師,他都是交了壞朋友……」「老師,我真拿他沒辦法……」這些琳琳總總的想法和說法,也許都只有一個共同的原因;只是教我們訝異的是:什麼時候我們和自己的孩子變得如此疏離和陌生?!也許送一份精美的禮物可以讓孩子雀躍不已,也許旅行和遊玩可以讓孩子持續一段的亢奮,但平常的生活該是什麼呢?絕不只是全家坐在電視前專注著眼前的畫面吧?!動物透過身體的接觸來表達關心和愛護,發展出群性,人—不也該是如此嗎?當我們漸漸淡忘這些人性的需要,而試圖由不同的代替來滿足時,可以肯定的是,這恐怕是一場緣木求魚的遊戲。也因此我要提醒:多去發現孩子吧!發現他們的不安、需求,也許您也將發現自己,您是孩子生命中無可替代的必需,也唯有您才是他最好的老師!
國中的生涯對孩子而言是一個新的開始,對你我而言又何嘗不是呢?在彼此的發現和學習過程中,我深深地期望您、我以及孩子們都是用心而不放棄的,也期望三年國中生涯不是孩子們的戰場,而是相互學習知所進退的成長,最後敬祝
均安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