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不能等
,童年更不能錯過!
日前教師會號召三、四千人至教育部遊行,反對台北縣政府巧立名目,將“英文活化課程” 逕自加入小學課程之中,面對此一爭議,即將卸任的縣長周錫瑋以「孩子的學習不能等」一語帶過。
就目前國中現況觀察,多數學童學習成就不佳,問題的癥結不在上課時數的多寡,而是課程過於龐雜,嚴重的誘使多數家長讓孩童過早及過度學習的現象,這些現象反應於握筆姿勢不良、注意力不能集中最為常見;而最為令人擔心的是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現象,雖然成因複雜,卻往往存在一個普遍的背景因素—遊戲期的過早結束,許多學童在國小甚至學齡前就接受大量的栽培與訓練,童年的遊戲期被極度的壓縮,不但在同儕互動的角色扮演上難以成熟的定位;更缺乏在工作與遊戲間所必須培養或分化出來的自主與獨立性格。因此,到了國中還徘徊在缺乏自我滿足的童年階段,遇到生澀的學習就採取迴避或者事不關己的態度,縱使有再多的活化與刺激,也很難挽救這些弄壞了味口的學習。
加入活化課程,也許一時滿足了大人們短期的成就需求與榮譽感;但是,孩子的童年不能錯過、也無法重來。沒有童年完整發展與滿足的經驗,孩子們將懷著更忐忑不安的心情邁入他應接不暇的人生;沒有童年穩定與愉悅的歷程記憶,以支持接踵而來身心變化,不難想像,我們將耗費更多的資源在學習的補救和心理的輔導上。因此我們要呼籲,好大喜功的政治人物們,儘管上山作秀打老虎,請別再以教育議題當作酬碼,浪擲孩子們珍貴的童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