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為廢墟?
烈日的午后,我沿著學校的圍牆,漫不經心地走著,牆邊人行道上有一畦砌出來的水池,池裡的水幾乎要全部乾了,只留下尾端較低處有灘淺淺的積水,水裡有些小魚苗和在泥濘上抖動的蝌蚪,只要再幾天好天氣,水一乾,裡頭殘存的生命,我想就可能無一倖存。還記得幾年前這所學校,大張旗鼓地推出那一段生態池,熱熱鬧鬧地上了報、也受到矚目,但曾幾何時,那樣的榮景不再,而今儼然要形成一處廢墟;看看淺灘裡的蝌蚪,我不禁想,那個池子宛如現在的教育環境,而那些掙扎的蝌蚪更像似這個環境裡的老師和學生,在一連串的教育口號中只能靜靜地承受被玩弄的命運。
如果教育是個產業,那它被商品化的命運是無可避免的,因此找到市場,區隔產品的差異,就變得勢在必行;是以學校創意行銷尋找特色,也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,藉由這樣的機會,不但可以提高能見度,也能夠提高“產品”的價值,只要〞商品〞本身的品質與市場價質沒有不合理的落差,那麼在市場的競爭上就會有一定的優勢,如果再配合推陳出新,不斷地刺激或迎合消費的味口,就掌握了佔有自由市場的先機。可惜的是整個教育產業的市場機能不夠完備,資源集中及科層體制的控管過於嚴重,人為操縱的標準處處可見,系統化的一條鞭政策,經常性的左右校園的發展及方向。「罐頭式」的校長養成方式更是明顯的關鍵,在諸多系統化而且封閉的培訓方式下,多數的校園領導者通常只能投上級政策之所好,自行定位在附和或執行既定政策的角色,兼之任期制的流動模式,更促使這些多數的以「經理人」自居的領導者無心於長期的校園經營,反而著重於短線的促銷策略,這種且戰且走的操作策略,讓多數的經營者不必承接後續的影響和責任,也無須去理會消費者實際的需求,因此自由市場的機制無法完全調節,供需、商品、競爭和風險都在不完整的機制中被扭曲,所以校園常常淪為走秀式的舞台,並且在校園中教師專業自主能力尚未成熟,往往在慣有的階級意識或者人情包袱下屈從或遷就這樣的事實,是以校園中曇花一現後的廢墟殘垣也就處處可見。
因此,如果我們接受以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概念來看待教育,就不能排除利用評鑑、考核與績效管理的手段來達成目標,商品的淘汰和市場的進退場機制也必須確立,我們必須接受商品瑕疵的可能與事實,就價格、市場的競爭和風險而言,排除這些不符經濟價值、沒有競爭力的商品或生產流程,理應是最有效益的選擇;但是,多數的人卻極端隱諱教育商品化或資本化的想法,一方面妥協在以道德良知為口號的框架下,一方面底子裡又包裹著資本主義如影隨行的精髓;口頭上標榜「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」、「把每一個孩子帶起來」…..,實際上在降低班級學生人數,擴大師生比的投資上卻是乏善可陳,而且諸多政策的調整,都在在的突顯出經濟化的考量,這種知行剝離的政策模式,正是當前教育品質難以提升的主要癥結,也是社會上缺乏認同基礎的主要因素;在面對資本化的潮流,教育被商品化的趨勢似乎無可倖免,但是究竟有多少「教育從業人員」在心理上準備好去面對這樣的事實?如其不然,那教育從業人員如何去說服普羅大眾教育的方向是正確的?是以,我們是否要逆流而上重新思考另一種可能?
美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,從“No child left behind"法案到"Race to the top"的口號,在一連串利用投資及提高績效的方案與改革措施之後,卻看不到預期的結果,其中最值為借鏡的是成立「特許學校」(charter school)及「擴大家長教育選擇權」,期望透過優勝劣敗的競爭提升辦學績效,只是事與願違,非但沒能提高弱勢族群的學習成效,反倒落得加劇族群區隔的與孕育出集體造假的下場;反觀台灣的現況,許許多多的教育措施,也不經意地向資本主義的路線傾斜,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適時地反省批判教育的核心價值,那這個環境將會有層出不窮的「胖達人」件事,教育的改革也將落得荒誕不堪收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