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不久以前讀過一則小故事,故事裡記載有一天莊子走到一個小村莊,看見一名老農夫正費力地將水甕墜入井中,再一下一下賣力地將水甕往上拉,然後不厭其煩地挑著一擔又一擔的水,慢慢灌溉到他的園子裡。莊子看了許久,忍不住好奇地走近農夫問道:「何不用桔槔?」(「桔槔」是古時候裝置在井口用來取水的工具,據悉是春秋晚期鄭國大夫鄧析利用槓桿原理所設計的農作灌溉工具,不但省時省力,而且可以增加農作面積),這時農夫頭也不抬地回答說:「為什麼要用桔槔呢?我憑著自己的勞力、踏踏實實灌溉自己的農地,讓自己不致因為桔槔帶來的便利而好逸惡勞漫不經心,這樣又有何不可?」,這一段看似平常的對話,卻隱約蘊含著農夫對自己生活上的睿智。
近年來在以學習為主體的前提下,中、小學課程生活化、具體化的共識逐步成形,而教材教法及教學應用技術日新月異,在數位與多媒體的教材發展與應用上更是驚人。這些雨後春筍般的教材與教具的發展,不但在教學上產生極大的影響,某種程度也左右了現今的學習狀況,在「何不用桔槔?」的追隨中,教師的原有專業行為正逐步地瓦解;新的技術帶來更經濟、更便利的效能,讓教師在教學目標和學習成效之間的距離縮短,但卻也產生了趨於「消費導向」的種種現象;因此,在教學方式不斷變革而形為顯學的同時,我們不禁要想:另一種與之兼容並蓄的想法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?在不斷刺激消費與滿足滿消費的隱晦過程中,教與學的本質是否應該再被重新審視,那些潛藏在學習歷程中影響深遠的「後設認知」,是不是得到恰當而謹慎的對待?
從前,老師以一支粉筆、流利的口語,在黑板上賣力的傳道、授業、解惑,用絕少的資源造就了今天社會上大多數的中間分子;時至今日,這些簡樸而單純的做法,卻可能在轉變中被賦予終歸淘汰的命運,這不禁讓人想起老農夫回答莊子的睿智,當老師們在教學工作上懷抱著一顆時時警惕的心,踏踏實實地教育學生,充分的理解自己的專業行為,又何必為了順從看似理所當然的改變而改變?基層的老師們,是不是該展現自己不同的專業觀點與作為,而不是屢屢在專業變革中消聲暱跡呢?在講求環保的今天,學習可不可以變得簡約?是不是也有環保有機的學習?當我們不斷追求創新,不斷追求效能的同時,會不會因此破壞學習的品味?在包裹著越來越多消費訊息的教學歷程裡,教學不斷被「活動化」、「趣味化」…,會不會衍生太多的包裝與不當置入的意圖?
「傳統」在今天看起來或似包袱,但應接不暇的變化與與刺激,就真如我們所企盼的產生了必然的影響嗎?在缺乏反省的「犇牛效應」下,我們是否陷入「我要做什麼」或「我做了什麼」的迷思中而不自知?數位化也好、e學習也好……,是不是我們該慢下來檢視「何以用桔槔?」的時候?也許,在重新體認教學的本質後,會為這個環境帶來更多元而且令人意外的未來。